【导语】2024年十月自学考试《中国古时候文学史》试题及答案分析
3、解释说明题:本大题共4小题,每小题3分,共12分。
36.【题干]《战国策》
【答案]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,止于秦灭六国,约有240年。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、言论为多。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,成33篇,定为现名。
37.[题干]汉乐府
【答案]“乐府”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。西汉时期掌管民乐的乐府衙署至迟不晚于武帝时设置。乐府有采集民间歌诗、组织文人创作、负责演唱等职责。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,包含民歌和贵族、文人的创作。汉乐府中贵族、文人的诗歌,多是歌功颂德之作,风格优雅古奥而缺少生气,文学价值不高。汉乐府的精华是民歌,它们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里。
38.[题干]“初唐四杰”
【答案]指初唐四位诗人王勃、卢照邻、杨炯、骆宾王。题材宽广,感情壮大,形式多有革新。
39.[题干]《花间集》
【答案]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,由后蜀赵崇祚编成,共10卷。选录了18位“诗客曲子词”500首。《花间集》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,标志着在文辞、风格、意境上词性特点的进步确立,奠定了“词为艳科”的基础。
4、简答卷:本大题共4小题,每小题5分,共20分。
40.[题干]简述《诗经》抒情与写实统一的特征。
[答案]第一,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。第二,抒发情感的方法是坦率直白的。
41.[题干]简述《史记》的编撰体例。
【答案]司马迁著述的《史记》创造了“纪传体通史”这种新的体例。开创了以本纪、表、书、世家、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。本纪,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,是全书的纲领:表,依年月摘记大事:书,载录文化、经济、规范:世家,记载王侯各国情况;列传,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。
42.[题干]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收获。
【答案]创造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静逸明秀诗境,兴象玲珑而很难句诠。《山居秋暝》写秋山雨后晚景,清爽明爽,闲静恬美。《辋川集》是晚年写的一组小诗,全是五绝,作者非常擅长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,不只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,而且总是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氛围和精神风韵,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。《辛夷坞》是第18首,体现空、静之美。
43.[题干]简述《世说新语》的艺术特征。
【答案】语言精练,简洁含蓄,隽永传神,既有优雅的词句,又有生动的口语,擅长将语言写得逼似人物身份,而又富于哲理性,而且总是用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。
5、论述题:本大题共2小题,每小题14分,共28分。
44.【题干]《庄子》的文学收获。
[答案]异彩纷呈的故事。《庄子》以寓言说理,讲述了海量的精彩故事。如庄周梦蝶、庖丁解牛、螳臂当车等。《庄子》用海量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,使说理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。
奇幻谲诡的想象。《庄子》的想象奇幻,夸张,出人意表,变化莫测。如《逍遥游》写鲲、鹏南迁,鲲可以自由变幻体貌,由鸟而鱼:鲲、鹏体形之巨大不可拟想;它的飞行,惊天动地,气势恢弘。如此的想象堪称奇丽、夸张而壮观。
空灵飘忽的文风。《庄子》全篇由一个个形象生动、想象奇幻飘逸、不受常情常理的拘限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,故事之间总是是跳跃式的承接,这就导致它结构、行文的空灵飘逸。如《秋水》连续写了七则寓言故事,七则寓言联翩而出,移步换形,犹如风行水上一样轻灵、自然、飘逸。
谐趣和讥刺横生。《逍遥游》中蜩与学鸠对大鹏南迁行为的不理解、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瓠的争辩,都趣味盎然。“鸱得腐鼠”讥刺惠施怕人与他争夺相位的俗态,而鸱碍腐鼠而啉鸩雏的喻象则谐谑有趣。
精湛传神的文笔。《庄子》总是用极少笔墨,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点。《庄子》中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,通常都是以“写意”笔法出之。不过,《庄子》也非常善于细腻逼真的“工笔”。如《秋水》中写浅井之蛙的习性,把它的动、它的静,在水中、在泥里的各种情态,都刻画得栩栩如生。
45.【题干]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收获。
【答案]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范围--田园诗。田园诗的内容: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,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:真实地描写了我们的躬耕生活,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,躬耕之志一直不渝: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、素心挚友的往还。
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,“开千古平淡之宗”。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之美的诗,莫过于《饮酒》其五。陶诗平淡自然之美是什么原因:诗人心理的平和散淡;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。
诗歌创作具备丰富的多样性。陶渊明并不是浑身“静穆”,还有“金刚怒日”式,如《咏荆轲》写得慷慨激昂,豪情进溢,表现了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。亦有磊落不平的悲愤之句、忍饥抱寒的愁苦之音。